1、14.根據詩歌的特點判斷。
【資料圖】
2、“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云”與文中的哪句出于同一首詩,簡要說明理由。
3、(2分)15.(1)文中江南的春天和北方的春天各有哪些特點?(2分)(2)作者將二者對比有何用意?(2分)16.簡要分析文中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
4、(3分)此時此刻,若是去愛,一定是熾熱生死的愛;若是去恨,一定是刻骨的恨。
5、若是去追求,去拼搏,去干一番事業(yè),你會從你的身體里,獲得超能量的“爆破力”。
6、這種“神來之力”就是人類的春天效應。
7、17.(1)文章在結構上是怎樣將描述自然和表達哲理結合起來的?(2分)(2)你從中得到了怎樣的寫作啟示?(2分)【參考答案】14.“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8、詩句前為“尋春不見春”,后為歸來驀然發(fā)現(xiàn)春已藏于枝頭,意義連貫;韻腳為“春、云、分”。
9、15.(1)江南的春天更典型,在四季的變換中有明顯的過渡,有著纏綿、撩人的特點;北方的春天在一年四季中過渡不明顯,不典型,時間太短促,匆匆而過。
10、(2)意在突出北方春天的短促。
11、16.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表現(xiàn)出春天的“神來之力”,強烈地表達了作者“惜春”的感情。
12、17.(1)作者通過比較表現(xiàn)了自然春天的特點后,引出“人類的春天效應”,勸人惜春;進而由“人的一生,何嘗不如此呢”開始,從春之人類轉向人的青春,表達了“青春不會久駐,要珍惜青春”的主題。
13、(2)示例:①要細心觀察自然和生活,思考有深度。
14、②要善于聯(lián)想和想像。
15、③表達要有邏輯。
16、14.“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17、詩句前為“尋春不見春”,后為歸來驀然發(fā)現(xiàn)春已藏于枝頭,意義連貫;韻腳為“春、云、分”。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