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秦、兩漢里的長度:周代里的長度在計(jì)算井田面積時常常提到。
2、《春秋·谷梁傳》宣公十五年(前594年)載“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
3、井田者,九百畝,公田居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周代井田制下,方一里,耕地九百畝,四邊都是三百步一里的長度。
5、這一點(diǎn)在古代是公認(rèn)的。
6、《說文解字段注》引《谷梁傳》曰:“古者,三百步為里。
7、”然而,僅僅知道一里三百步,不知一里多少尺還是無法求得一里的具體長度。
8、 《漢書·食貨志上》說:“理民之道,地著為本。
9、故必建步立畝,正其經(jīng)界。
10、六尺為步,步百為畝,畝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升,井方一里,是為九夫。
11、”從這一記載可知,井方一里,為九夫耕種的九百畝耕地,每一邊的邊長為一里三百步。
12、一步六尺,則一里三百步為1800尺。
13、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據(jù)《續(xù)文獻(xiàn)通考》卷108《樂8》載“周以八尺為步”,“秦以六尺為步”,同時又引《律學(xué)新說》指出,二者是相等的。
14、所以《漢書·食貨志上》在這里是用秦的步尺制度代替了周的步尺制度。
15、由于秦漢尺的長度如商鞅量尺、新莽銅斛尺、后漢建武銅尺都是一尺等于0.231米。
16、②由此可以算出一里等于1800尺為415.8米。
17、現(xiàn)今的市里一里為500米。
18、則知周代一里為今市里的83.16%。
19、由于周代一里三百步的里制到秦漢并沒有發(fā)生什么變化,所以這一里制可視為周秦漢三代的里制。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看了會喜歡。
責(zé)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