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yè)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全球經濟周期性復蘇 資金回流美元擔憂降溫

2018-01-23 13:17:41 來源:中國證券報

2018年以來,全球股市等風險資產走強。業(yè)內人士認為,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全球經濟迎來周期性復蘇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這為企業(yè)和行業(yè)盈利帶來提振;二是近期美元指數持續(xù)走軟,刷新三年來的低位,這使得市場流動性較為寬裕,資金回流美元資產的預期大幅降溫。同時,隨著歐、日等主要央行可能繼續(xù)收緊貨幣政策,美元在短期內或繼續(xù)維持頹勢,加之全球經濟復蘇態(tài)勢持續(xù),風險資產有望獲得進一步支撐。

■ 記者觀察

人民幣匯率

老故事或演新劇情

自2017年底啟動的這一輪人民幣跨年升值行情還在持續(xù)演繹。應該說,最近這一輪人民幣升值很大程度上仍是弱美元在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走勢上的反應。但隨著人民幣持續(xù)較快升值,市場預期在潛移默化地變化,最近人民幣出現的主動升值跡象值得關注,未來人民幣升值的“老故事”有可能演繹出“新劇情”。

1月2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上調57個基點,設在6.4372元。據統(tǒng)計,自2017年12月14日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已累計升值2139基點或3.23%。

結合美元走勢來看,最近這一輪人民幣升值很大程度上仍是弱美元在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走勢上的反應,講的還是2017年的“老故事”。2017年12月中旬以來,美元陷入新一輪貶值,美元指數從94一路跌至90.4附近,跌破了2017年9月低位。與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相比,最近美元指數跌得更快、跌幅更大。

但隨著人民幣持續(xù)較快升值,市場參與者預期和行為變化值得關注,這可能是未來人民幣走勢面臨的一大變數,人民幣升值的“老故事”有可能演繹出“新劇情”。

最近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波動較大,市場預期和投資者行為也在潛移默化調整。

一方面,市場看空美元的氛圍趨于濃厚。美國洲際交易所公布的美元指數空頭持倉數據顯示,自年初以來投資者持有的美元指數非商業(yè)空頭持倉連續(xù)增加,至1月16日當周已達到3.54萬張,升至2017年10月底以來的高位。

全球經濟復蘇逐漸形成共振,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長表現和貨幣政策取向的差異收窄,動搖了美元單邊升值的基礎,這是2017年以來市場逐漸看衰美元的一條主要邏輯。從未來一段時間來看,美元下行風險仍然大于上行,這意味著人民幣對美元仍有升值空間,市場預期需要修正。

另一方面,人民幣升值預期不斷強化,并開始與匯價走勢形成正向反饋,人民幣升值鞏固升值預期,市場預期變化反過來進一步強化人民幣升值。值得一提的是,上周人民幣繼續(xù)走高,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全周升值763個基點,為2017年12月15日當周以來連續(xù)第6周升值,且單周升值幅度在過去6周中居首位。但上周美元指數僅下跌0.2%,周跌幅在過去5周中是最小的。

另外,上周人民幣三大匯率指數全數走高。這意味著,近期人民幣在對美元升值的同時,對其他籃子貨幣的綜合匯率也出現了升值。這也是人民幣開始顯現自主性升值的表現之一,背后反映的是市場匯率預期的變化。進一步看,隨著匯率預期變化,前期企業(yè)和個人留存的大量外匯可能部分結匯,從而為人民幣繼續(xù)升值提供動能。

綜合考慮,美元保持弱勢以及人民幣升值預期強化、市場主體結匯意愿上升,可能強化本輪人民幣升值的慣性,這一輪人民幣升值難言到頂。但從趨勢上看,人民幣出現更大幅度的自主升值需要基本面支撐,當前經濟保持平穩(wěn)運行,匯率走勢終將回歸基本面。(記者 張勤峰)

全球經濟周期性復蘇

對于股市而言,近期全球經濟復蘇是促使其維持強勢的主因之一。近期多家機構都贊成全球經濟已經迎來周期性復蘇的觀點。匯豐外匯分析主管梅克指出,從周期性因素的角度而言,現在全球迎來周期性復蘇是各界達成共識的預測。對于新興市場,特別是亞洲國家而言,這是一個利好消息。

安本標準投資管理分析師表示,全球經濟的周期性復蘇繼續(xù)明顯,這在某種程度上依賴于美國、歐洲和日本重拾對增長的樂觀看法。預計在一定時期內這種趨勢有望持續(xù)。盡管如此,市場也仍需面對若干挑戰(zhàn)。

德意志銀行高級策略分析師劉立男指出,該機構預計2018年全球宏觀經濟的實際增長會達到3.8%,這也奠定了全球經濟復蘇的大格局。

近期公布的多項數據也支持上述觀點。數據編制機構IHS Markit最新數據顯示,歐元區(qū)去年12月綜合PMI終值為58.1,高于初值58,創(chuàng)下2011年2月以來新高;歐元區(qū)去年12月服務業(yè)PMI終值為56.6,創(chuàng)下2011年4月以來新高。

此外,歐元區(qū)去年第三季度GDP環(huán)比折算年率增長2.6%,遠好于預期的同時還實現連續(xù)第18個季度正增長;日本去年第三季度GDP環(huán)比折算年率增速被大幅上修至2.5%,已經出現連續(xù)7個季度的增長,為過去11年來首次出現長時間的連續(xù)增長。

資金回流美元擔憂降溫

對于股市特別是非美地區(qū)股市而言,第二個利好是資金回流美元資產的擔憂情緒有所降溫。

日本央行與歐洲央行本周將舉行貨幣政策例會,市場預計隨著非美主要央行繼續(xù)釋放收緊信號,美元可能面臨進一步下行壓力。

安本標準投資管理指出,盡管美聯(lián)儲縮表對市場的影響至今微乎其微,但如果全球經濟持續(xù)擴張,各國央行預計會采取貨幣緊縮政策,故此波動性可能會升溫;另一個風險是量化寬松的凈流量或比預期更早變?yōu)樨撝怠?/p>

上述機構亞太區(qū)多元資產方案主管吳麗如表示,在收益率低迷的環(huán)境下,發(fā)達市場債券和股票的估值看起來昂貴,傳統(tǒng)的配置策略越來越難以滿足投資者的長線目標。從全球市場來看,即使短期內有機會出現盤整,亞洲股市和新興市場估值的吸引力依然高于發(fā)達市場。同時,看好歐洲經濟復蘇的強勁勢頭。而日本經濟受益于多項周期性因素,如消費需求上升、基建開支和日元回軟,加上結構性改革最終漸進出現,這也可帶來超出預期的利好成果。

梅克強調,匯豐認為2018年影響匯市的主要因素將是周期性因素,對2018年全球經濟持續(xù)同步復蘇維持樂觀預判。在2018年中,任何一個主要經濟體的央行,如果做出關于加息的任何暗示,都會帶來匯市強有力的反應。舉例而言,如果近期澳大利亞央行對于該國經濟做出更加樂觀的表述,發(fā)出某種加息信號,市場就會看到澳元明顯走強,而此前澳元已經開始兌美元升值。

工銀國際特許財務分析師邱志承指出,從短期來看,美元匯率在近期很可能進一步下行。上周英鎊和澳元兌美元明顯升值,加上對于美國政府的擔心,使得美元指數進一步下行,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上升到兩年來新高。與此同時,美元利率繼續(xù)上行,收益率曲線略為陡峭,這主要是因為通脹預期的上升,顯示對美國經濟較好的預期。

風險資產漲勢或持續(xù)

業(yè)內人士指出,隨著歐元、日元等貨幣匯率走強概率加大,弱美元格局在短期內或進一步強化,美元可能在短期內繼續(xù)維持頹勢,這將助推風險資產進一步上漲。

嘉盛集團報告指出,預計日本央行長久以來的負利率政策不會有任何變化,但市場將密切關注一些信號,即該央行可能在未來的某個時候找機會削減其規(guī)模龐大的刺激計劃。最近,日本央行出人意料地減少政府債券的購買。市場因此猜測,日央行可能正走向緊縮貨幣政策。如果此次其進一步暗示刺激規(guī)模下降或發(fā)布較為強硬的聲明,可能再度推高日元。

與日本央行類似,市場也聚焦歐洲央行如何設計削減資產購買、走向結束量化寬松。最近,歐元擴大持續(xù)走強的行情,歐洲央行前一周公布去年12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之后,歐元漲勢尤其強勁。歐央行官員暗示,歐洲經濟增長強勁,央行可能實行包括加息、削減資產購買在內的緊縮銀根舉措。

貝萊德基金指出,在息差收窄、債券收益率偏低及目前的信貸周期之下,該機構更偏好承擔股票多于信貸資產所帶來的經濟風險。

高盛全球股市策略團隊指出,建議投資者保持入市持有風險資產,今年全球股市總體利好因素較多,全球央行持續(xù)收緊貨幣政策和通脹逐步復蘇的態(tài)勢將持續(xù)。

花旗分析師在最新報告中指出,雖然很難苛求2018年再現去年資產市場全面昌盛的局面,但該機構對于2018年全球股票市場維持樂觀。最近該機構再度調升對于股票的配置,再次堅定在目前環(huán)境下“股優(yōu)于債”的觀點。區(qū)域而言,美國以外的市場可能相對投資價值更高。在持續(xù)的增長環(huán)境中,全球企業(yè)盈利在2018年有望達到9%。全球良好的環(huán)境利好周期性資產,新興市場及金融、科技等周期性行業(yè)將受益。從估值的角度來看,新興市場和日本的股票比美國股票便宜。

法興銀行分析師認為,去年股市、信貸和大宗商品等所有風險資產系數大漲,除了受科技板塊的驅動,也得益于中國經濟保持穩(wěn)定和大宗商品價格反彈。預計今年的風險資產持續(xù)向好,而對于債市而言,以美聯(lián)儲為首的全球主要央行會陸續(xù)收緊貨幣政策,勢必抬升國債收益率,債市出現上漲行情幾率較小。

資金大幅流入港股市場

2018年以來,美元表現持續(xù)疲軟,市場人士預期,由于美聯(lián)儲加息預期充分釋放并且美國通脹疲軟,美元弱勢格局有望持續(xù)。美元走弱刺激資金流入風險資產,根據EPFR最新數據顯示,全球資金上周持續(xù)開年走勢,大幅流入全球股市,新興市場最為受益。市場人士表示,估值偏低和看好中國核心資產的投資邏輯將增強港股市場對資金的吸引力。

機構預期普遍樂觀

截至1月22日,美元指數由年初的92跌至90,跌幅明顯。市場人士表示,美元走弱一方面是美聯(lián)儲加息步伐已被市場充分預期,且預期加息相對緩慢。有機構預測,由于通脹持續(xù)疲軟,美聯(lián)儲或在2018年6月和12月加息兩次,次數上也少于市場此前預期的3次加息。同時,部分主要經濟體央行已經開始逐漸收緊貨幣政策。在這樣的貨幣政策合力作用下,美元匯率難以重拾強勢。

另一方面,美國通脹數據持續(xù)疲軟阻礙加息。雖然美國第二、三季度經濟增速穩(wěn)健,疊加外部經濟向好,就業(yè)市場良性擴張,但在拉動通脹方面,效率并不高。美國去年11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同比增速達到1.8%,創(chuàng)下8個月以來高位,但仍未達到美聯(lián)儲2%的目標。而通脹作為美聯(lián)儲重要政策目標之一,始終無法出現有效提升,也是美聯(lián)儲在未來一段時期內,無心連續(xù)加息的根本。此外,日前美國政府“停擺”也對美國投資環(huán)境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市場普遍預期美元弱勢格局有望持續(xù)。

美元弱勢將利好全球風險資產,尤其是股票市場。美銀美林日前表示,全球股市與其他市場的強勁漲勢或持續(xù),直到借貸成本上漲和美元升值迫使投資者收斂。渣打銀行日前表示,步入2018年,全球資本市場的不確定性較前兩年有所走弱,市場機構對今年全球經濟的展望比較樂觀。該行表示,預期亞洲(日本除外)股票及歐元區(qū)股票將跑贏全球股票,中國股票將跑贏亞洲(日本除外)股票。

資金大幅流入港股市場

美元持續(xù)走軟,直接導致資金大幅流出美元資產,轉而流入全球風險資產市場,全球股市都獲資金面有力支撐,尤其是新興市場最為受益。2018年以來,在全球16個重要的市場指數中,涉及5大交易市場的7個指數創(chuàng)下了歷史新高。英國富時100指數、印度的孟買SENSEX30指數、巴西的圣保羅IBOVESPA指數、美股盤中道瓊斯工業(yè)指數、標普500和納斯達克指數以及港股恒生指數紛紛刷新歷史新高。

根據EPFR最新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自2018年1月10日至17日,股市方面資金流入依然強勁。美股市場當周流入73.3億美元,小幅低于上周的80億美元;新興市場當周流入47.2億美元,基本持平前周48.8億美元。歐洲股市當周資金流入規(guī)模繼續(xù)擴大,為62.5億美元,高于前周60億美元;日本股市資金流入態(tài)勢也依舊強勁,當周45.4億美元,超越前周44.3億美元。

整體來看,全球股市資金整體流入態(tài)勢強勁。而對于中國市場來說,基金的資金流入規(guī)模較上周明顯擴大,合計來看,當周內地和香港股票型基金共凈流入13億美元,較上周8.3億美元的流入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同時,繼前一周全球資金大幅流入新興市場、且海外資金加速流入港股后,本周港股市場繼續(xù)大幅吸引資金流入,顯示出海外資金對港股配置興趣逐漸增強。細分來看,本周追蹤中國市場的基金中,EPFR統(tǒng)計范圍內的中國內地基金流出1254萬美元,較上周5.3億美元的流出規(guī)模已經明顯縮小。因此,剔除內地基金后,本周流入大體不含A股的港股市場的海外資金規(guī)模為9.9億美元。而大幅流入港股市場的資金,是港股連續(xù)刷新歷史新高的直接推動力。

市場人士表示,港股市場目前估值仍低,且市場看好中國內地核心資產,這兩大上漲邏輯并未改變,因此港股上行趨勢受市場廣泛看好。此外人民幣升值將利好中資公司的盈利,疊加港股市場推出一系列新政,預期2018年港股市場的成交量也將有進一步的提升,眾多利好因素共振,港股市場成為海外資金布局新興市場風險資產的首選。(記者 倪偉)

關鍵詞: 周期性 資金 全球

上一篇:預計樂視網2017年全年累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

下一篇:銀聯(lián)打造移動支付“超級入口” 海外優(yōu)勢是“云閃付”的王牌嗎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